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火星 > 火星形态 > 这群SDUer,在火星舱做科研山

这群SDUer,在火星舱做科研山

发布时间:2024/10/12 11:53:13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火星,荧荧似火

一直以来吸引着无数人的好奇与向往

从火星一号的大胆开创

到天问一号的中国力量

访问火星,探索火星

是一个正被热烈讨论的科研话题

近日,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级本科毕业生叶晓玲、张闽亮等同学在武中臣教授的指导下,在国际光谱学权威期刊TheJournalofRamanSpectroscopy(IF:3.13)发表题为“UsingRamanspectroscopytoidentifyspectralfeaturesofanddetecthydrogenperoxide-potentialapplicationforMarsexploration”的研究论文。

众所周知,火星是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行星,极有可能存在或者出现过生命现象。当前“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火星成为我国走出地月系进入行星系的第一站,也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山大学子利用空间科学研究院的火星舱,在模拟的火星条件下探测了不同浓度的HO-HO溶液以及HO-矿物混合物的Raman光谱特征(包括常温和低温光谱特征);定量分析了在不同体系中的HO检出限和线性探测范围,系统调研了UV辐射条件下的HO降解动力学特性。这为在火星表面采用Raman技术探测到HO奠定了方法基础。这既体现了学校学院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体现出在育人过程中,将学术前沿问题带入专业课教学激发的无限潜力。

年少有为,背后是勤奋与热血的山大故事,跟随姗姗一起走近叶晓玲、张闽亮的故事吧~

始于热爱忠于理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不灭的明灯。叶晓玲、张闽亮都对物理学科有着深深的感情。叶晓玲说道,浓厚的热爱让她乐此不疲地探索物理世界的深与难,兴趣是不断挑战与超越的力量源泉;张闽亮说道,“很有魅力与内涵”是他对物理学发自内心的感受,无数的物理学家用自己对这个学科的热情和努力推动着物理学科的发展,时刻激励着张闽亮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他看来,物理学对于人类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这也是他当时选择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的主要原因。

在武中臣教授的引导下,叶晓玲正式接触到火星相关课题,武中臣教授经常给叶晓玲讲解火星的相关知识。同时,从小对火星耳熟能详,又看过了像《火星时代》、《火星救援》等电影的张闽亮,出于对火星的兴趣,他选择了以火星为研究课题。

研究团队对实验数据图形进行分析讨论

分工合作不惧艰难

分工合作,尽显团队智慧;不惧艰难,方有科研之实。年1月,叶晓玲留在学校独自完成了初步的实验。她查阅了上百篇文献,完成了大部分论文。由于疫情原因无法返校,实验一直被搁置,暂停进行。9月返校后,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余下的低温试验,并进一步完善了论文。在团队中,张闽亮主要负责实验部分,实验室的器材需要用到计算机和火星舱,至少两个人才能操作,这需要团队合作和熟练的配合。单枪匹马进行实验,可能会导致一些细节问题,团队合作则可以提高准确性和成功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科研项目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们不惧艰难,不断克服,终获成就。困扰着叶晓玲的第一个问题,首先是论文的英文写作,她通过阅读大量英文文献,学习优秀论文的表达方式,才能够最终形成准确的表达,解决自己英文表达不准确的问题。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设备出差错,还有对HO进行滴定时操作不准确导致滴定结果错误,从而影响了后面的实验结果,设备调试时没调准确,导致和预期值相差太大……叶晓玲多次遇到这些问题,也经历过从数据不够美观到更准确的过程。至于最后的论文发表,也经历了两次投稿失败,不断地修改后才发表成功。

张雷在称量碘化钾粉末

师恩芬芳学研不误

武中臣教授性格随和,工作严谨认真,总是很耐心地回答各种疑问。在做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武中臣教授倾注了很多心血,给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武中臣教授带头确定了课题,提出实验的大致思路,并指导同学们进行数据的处理等。

在实验过程中,武中臣教授也经常教给同学们如何使用仪器,及时在出现问题时答疑解惑,提醒着他们实验注意事项。张闽亮说,在做实验之前,他几乎是什么都不懂,能够做完实验、发表文章,最先要感谢是武中臣教授。学校学院也给予了这个项目大力支持,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器材和良好的实验环境,极大地助力了该项目的成功。

火星舱内低温环境下的过氧化氢待测样品

由于环境条件等的约束,想要完整地进行一次实验,几乎要在实验室从上午一直做到晚上。两位同学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和假期进行实验,以此平衡学习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叶晓玲说,她记得年寒假的大雪,每天七点裹着厚厚的棉衣去山上的实验室做实验,也记得曾经忙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宿舍。但为了热爱的事情而坚持,虽然辛苦劳累,她也觉得值得。

叶晓玲认为,科研是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一个过程,所以科研和学业是相辅相成的,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实践,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科研和学习也可以相互促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张闽亮认为,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研究,可以暴露出很多问题,也可以借此改变自己、改善自己,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偏向于经验经历方面的知识。这种经历相当重要的,对于今后的道路,无论是去做科研项目去研究,还是走上社会去工作,都对人有着磨砺的作用,可以促进成长与进步。

徐玲和张闽亮在配置滴定过氧化氢母溶液所需试剂(硫代硫酸钠)

谆谆话语经验谈心

对于还在本科阶段的学弟学妹们,叶晓玲希望学弟学妹们做科研一定要有毅力,遇到问题时,多查阅文献多看资料,最重要的是多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也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认认真真地对待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此外,在科研过程中,要经常自己写汇报,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相信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张闽亮表示,要好好珍惜大学四年时间,要以学业为主,科研为辅,但也别忘了生活。对于科研,他表示要克服无聊和枯燥,不怕苦难,耐得住寂寞。多经历一些风雨,终能见到彩虹。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要多坚持,不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要保持最初的活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左往右:张雷,武中臣教授,徐玲,陈佳艺一起等待实验结果

火星荧荧,成果闪耀

他们把兴趣化成前进的动力

把热爱变成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科研的道路上

不忘初心,不惧困难

傅炀樊简

受访者提供

编辑

林卓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zl/1003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