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已从全脑放射转变为精准聚焦转移灶的立体放射治疗(SRS)。伽马刀、射波刀等技术都属于SRS。相应的,脑放射引起的不良反应被大幅度降低了。如今,10余种肿瘤可以进行SRS治疗,单次治疗过程中,“厉害”的放射科医生能处理总计高达25cm^2的肿瘤,转移灶的处理个数能达到10余个之多。
SRS彻底改变了放疗现状,它提高了患者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了保障。关键的是,SRS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很小,它避免了全脑放射所致的记忆下降等认知功能损害等影响,让患者更容易融入家庭和社会生活。
随着SRS的广泛使用,大多数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这时,一个新的麻烦产生了——放射性脑坏死。这种辐射病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特别长——可达数月至数年不等,而且一般发生在首次治疗结束3个月以后。临床上,约34%的患者在使用过SRS后会出现放射性坏死。
放射性坏死是放射线引发的脑组织慢性炎症损伤,临床上表现不太明显。许多患者没感觉有什么异常,只是在做磁共振成像检查时偶然发现的。
↑放射性坏死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