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随着我国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不断发展以及药物可及性的不断提高,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晚期NSCL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旨在为我国的临床医师在临床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NSCLC患者提供规范指引,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一一线治疗推荐在驱动基因突变阴性且功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status,PS)0~1分的晚期NSCLC患者中,推荐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选择(Ⅰ级推荐,1A类证据)。
在驱动基因突变阴性且PS0~1分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中,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及紫杉醇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选择(Ⅱ级推荐,1A类证据)
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中,推荐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选择(Ⅱ级推荐,1A类证据)。贝伐珠单抗联合吉非替尼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Ⅱ级推荐,2A类证据)。
EGFR敏感突变经TKI治疗发生疾病进展后,且无证据提示TM突变的患者,或伴TM突变经奥希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患者排除其他靶向药物治疗机会后,推荐使用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卡铂+紫杉醇四药方案作为后线治疗选择(Ⅲ级推荐,2A类证据)。
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0~1分的晚期NSCLC患者(包括鳞状NSCLC和非鳞NSCLC),可一线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治疗2~4个周期(Ⅱ级推荐,2B类证据)。
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推荐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且PS0~1分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一线治疗后达到缓解或疾病稳定,推荐使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直至患者不可耐受或出现疾病进展(Ⅰ级推荐,1A类证据)。如患者一线使用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方案,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直至患者不可耐受或出现疾病进展(Ⅱ级推荐,2A类证据)。
三二线及以上治疗推荐既往化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且未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Ⅰ级推荐,1B类证据)。既往经TKI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Ⅰ级推荐,2A类证据)。
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以及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复发性晚期NSCLC(包括鳞癌和非鳞癌)患者,推荐安罗替尼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对于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或ALK突变阳性的患者,应在接受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后进展且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后使用安罗替尼(Ⅰ级推荐,1A类证据)。
四特定人群的治疗推荐对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伴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用基于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Ⅰ级推荐,1B类证据);对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伴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TKI的治疗方案(Ⅱ级推荐,2A类证据)。
对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的伴脑转移晚期NSCLC患者,推荐使用安罗替尼(Ⅰ级推荐,2A类证据)。
对经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脑水肿或脑坏死等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推荐贝伐珠单抗缓解瘤周水肿、减轻症状。(Ⅱ级推荐,2A类证据)。
对伴肝转移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NSCLC患者,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及紫杉醇治疗方案可作为一线选择方案(Ⅱ级推荐,2A类证据)。
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可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或局部使用贝伐珠单抗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Ⅱ级推荐,1B类证据)。
对于老年晚期非鳞NSCLC患者(年龄≥65岁),一线治疗可选择含贝伐珠单抗方案(Ⅰ级推荐,2A类证据)。
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年龄≥70岁),三线治疗可选择安罗替尼(Ⅰ级推荐,2A类证据)。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家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J].中华医学杂志,,(46):-.
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年版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发布!?《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年版)》发布!?一文梳理:非小细胞肺癌ALK检测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发布!?肺癌的筛查与管理,看最新共识怎么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