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的数据不断发布,NSCLC的治疗策略不断更新,本期《医悦汇》特邀浙江大学医院潘宏铭教授做客,解读肺癌靶向治疗的排兵布阵。
访谈正文
肺癌靶向治疗——应注重合理布局、全程管理潘宏铭教授:ASCO和WCLC都发布了最新的一些研究的进展。对于EGFR通路,基本上形成了1+3模式、2+3模式或者3+X的模式。总体来说,EGFR通路上可选的TKI药物比较多,一代主要有3个,二代有2个,三代也有2个,因此已有7款药物可供选择。此时,合理布局、全程管理就至关重要。对于ALK阳性的NSCLC,这一群体的突变比EGFR突变更有特点。一旦使用ALK抑制剂,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相对会特别长,当然,ALK通路激发的耐药突变也比较复杂。从目前来看,一线治疗恩沙替尼比克唑替尼中位PFS提升一倍,达25.8个月,有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难能可贵的是,恩沙替尼组脑转移的发生率只有4.2%,克唑替尼组则高达23.9%,也就是说经恩沙替尼治疗后,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显著降低。总之,恩沙替尼取得的好数据,让临床更有信心选择其为ALK阳性NSCLC患者带来生存的获益。另外,恩沙替尼的副反应比较低,患者的耐受性也相对不错,因此,相信恩沙替尼的上市也能够大大改善ALK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医悦汇所有。欢迎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平台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医悦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