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参考文献1
多原发肺癌的影像学特点MPLC的影像学诊断多采用高分辨率CT平扫加增强通过观察多发癌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胸膜牵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节内部性质的不同来鉴别诊断。原发性肺癌结节内部密度多不均匀,有空泡征、空洞、多结节聚集、空气支气管征;形态多为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周围多有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另外,肺癌的CT征象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节实性成分越多提示分化越差,毛刺征与胸膜牵拉征在低分化腺癌中最常见,因此同一患者多原发癌灶影像学表现有差异,可提示为不同起源的多原发癌。多原发肺癌的治疗外科切除目前是标准治疗方案。MPLC手术原则为「两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保存正常肺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首选按照标准原则进行手术切除,即进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或者肺段切除术。使用Mimics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和术前规划有助于在保证肿瘤学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更多的正常肺组织。图源:参考文献2sMPLC手术切除原则为:
如果病灶位于同侧肺内则尽可能1次手术同时切除;位于双侧肺者先切除分期较晚一侧的病灶,待患者完全恢复并有足够的肺功能储备后择期手术切除对侧病灶,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先切除中央型肺癌或进展较快的病灶,后切除周围型肺癌;先切除体积大者,后切除体积小者;先切除临床诊断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后切除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系统的淋巴结清扫都是必要的。
尽量避免全肺切除。
对于同时性或异时性Ⅱ期或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应进行基于顺铂的的辅助化疗。基因检测。
MPLC的非手术治疗
影像学引导下的经皮肿瘤消融术,热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cryoablation,氩氦刀)和激光消融、光动力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BRT)、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MPLC的预后
行手术治疗的MPLC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优于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者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49个月,sMPLC的5年生存率为35%-87%,mMPLC的5年生存率为37.0%-60.8%。
淋巴结转移和实性病灶是关联最强的预后因素,淋巴结无受累的MPL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5%-87%,多灶性GGO(所有病灶均显示出GGO成分)97.2%,非多灶性GGO68.5%。可见以GGO为表现并无淋巴结转移的多原发肺癌预后最佳。
MPLC的随访
治疗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2年~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小结随着肺癌高危患者筛查意识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医务工作者对MPLC的认识增加,MPLC发病率明显升高,而目前仍缺乏针对MPLC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标准。
对于肺部多发的癌病灶,目前多借助病理类型、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影像学表现等诊断。
目前治疗方面可手术治疗的MPLC建议采用手术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MPLC可采用光动力、消融、立体定向放疗等方法治疗,晚期患者多采用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
随访很重要,大部分sMPLC无法一次性对所有病灶进行手术切除,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对有不良变化的病灶进行处理,如打地鼠一样,看哪只先冒头就先打哪个。
策划:GoEun题图:站酷海洛投稿及合作:yinqihangdxy.cn参考文献
1.MartiniN.MelamedMR.Multipleprimarylungcancers[J].JThoracCardiovascSurg,,70.
2.刘鹏,杜静波,陈鑫,赵绍宏,聂永康.同时多原发性肺癌的CT及病理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志,,25(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