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的治疗 > 肺癌治疗 > 肺癌晚期,转移,几乎所有医生宣告无法手术

肺癌晚期,转移,几乎所有医生宣告无法手术

发布时间:2020-11-3 12:09:02   点击数:

28

04-

9年前

我的一位老大哥到科里找我,他跟我说他姐姐得了肺癌,而且已经转移了。他从上海到北京,再跑到南京,医院都告诉他,淋巴结已经转移了,肺癌晚期,已经不能手术了。

奇迹就藏在一根头发丝一样的间隙里

他是我很尊重的一个大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导,当时看到他姐姐这样,我压力很大。心想:这种事情最好别接,预后如果不好,接了会很麻烦。他跟姐姐的感情很深,从小是姐姐把他带大的,就像他妈妈一样。

我跟他说:“老大哥,姐姐的病我知道了,我带你们到上海找院士给她看,这位院士很厉害,又是我的老师,肯定看得比我好。”

大哥说:“我哪儿都不去了,我就找你看。”

我当时头就晕了,至少30秒没说出话:怎么办呢?

好吧!面对现实,立即处理。当时是五一劳动节前两天,我就给她做了个小手术,挖了个淋巴结做活检,活检结果出来是肺癌,转移了。胸部CT明确看出这个肿瘤和肺的血管和器官都粘靠在一起,已经不具备了手术的条件了。

我就决定给她做常规的化疗。

2个月后,我给她复查CT的时候发现:原本肿瘤和肺部血管器官紧密粘靠一起的地方,有根头发丝一样的间隙,得抓准时机!这就是一个开刀的好时机。

当时我很兴奋。他们是常州人,我还特意跑到常州他们家里去找他。我说:“大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姐姐现在手术能做了,有希望了。”

手术过程中,我非常细心,不仅把肿瘤切掉,而且把所有的淋巴结都清扫掉。手术以后,按病情给她化疗,免疫治疗,现在一晃,快10年了。

经历了这件事情以后,我也在反思:

其实做医生一定要细心、用心,

并不是你不会看病,

而是你会马虎,不用心。

他的姐姐要是不细心观察,不用心治疗,是不会给她做手术的。为什么呢?并不是医生不会开刀,因为按她的病情已经决定当时应该采取化疗措施,已经无法手术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医生就按原治疗方案在化疗科实施了,是不会再想到给她开刀手术的。但如果你用心观察病人,找准时机,就可以给她创造生命的奇迹。

“千万不要以为

医院就是进了保险柜”

这个病例让我联想到目前大家在认知上的一些误区:我们的病人一有症状出现,医院跑。他医院才能看好病,哪怕是感冒咳嗽的小毛病。

我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科普:90%以上的疾病,包括肿瘤和非肿瘤在内,对于我们医生来说都是常见病。也就是说,这个病在上海能看,在北京能看,在南京能看,医院也能看。假若真的碰到一个复杂的病,到那时就需要请专科医生来会诊。

医院的医生分不同级别和专科:有高级专家,有普通医生,还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关键是看自己的病症,选对科室,选对医生。千万不要觉得你医院就是进了保险柜,就会万无一失。这是个误区。医院本身不会看病,为病人医治的是医生。

现在的人们都医院看病,医院。挂号,排队,看病,取药……医生的精力有限,人一多,难免不周到。我们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生的都是奇怪的病,对于医生来说其实大多数都属于常见病。

“不分清自己的病症,

医院是一个误区”

我医院、医院也有非常出色的医生,医院的医生还要用心,他们完全有能力治疗大多数常见疾病。在他们那里,病人可以得到更多的关心。

医院人满为患是我们医疗制度的悲哀。大家都觉得医疗资源紧缺,医院并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医院设有到张病床,还有更厉害的张病床,简直变成了农贸市场。它一整年所做的事情,重要的并不多,大医院或医院的基础型事务。像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肺癌和食管癌手术、心脏搭桥,医院能做的。

大医院其实应该做县、区或医院做不了的事情。实在无需不断增加病床,使得县区级、医院病人稀少,这是医疗资源的极度浪费,而并非是医疗资源紧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是因为医疗制度,二是因医院、大医院。

医院的工作量,大部分还是在治疗一些常见疾病。这些常见医院是完全可以治疗的。医院的医疗资源紧缺,医院在做许多县区级及医院的工作。

谈振国

南京医院

南京医院

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董事

文字整理/查理

图/大花、网络

—END—

本文为马里亚纳健康平台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专家

案例

理念

热点

权威医师

系统化健康知识

不再为疾病百转千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zl/618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