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的治疗 > 肺癌治疗 > 中美科学家ldquo点亮rdquo

中美科学家ldquo点亮rdquo

发布时间:2018-7-29 12:26:47   点击数:

  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3月7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中美科学家团队通过“点亮”肿瘤细胞突变点,开发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来识别非小细胞肺癌的类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治疗这种疾病。

  非小细胞肺癌是较为常见的癌症,约占肺癌总数的85%,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可有效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达24个月。但研究发现,这种药物治疗具有选择性,与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分子突变分型直接相关。

  “明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型的患者,疗效可高达70%,而分型未明确的患者,疗效仅为20%,这成为提升肺癌诊疗水平的关键。”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哈尔滨医院医学影像科孙夕林对新华社记者说。

  孙夕林说,他们研发构建了一种分子成像探针,这种分子探针可以与特定基因变异型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医生可以通过捕捉患者体内分子成像探针的位置和数量,判断肺癌分型及动态变化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用药。

  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75例原发及转移肺癌患者展开测试,并将成像结果与传统的分子病理结果比对,确认符合率接近85%。

  孙夕林说,传统的分子病理检查存在一定缺点,如重复性不好,只能取肿瘤上几个点的组织,且很少病人会做两次以上的穿刺进行病理取材。而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小,且方便、快捷。

关于美中时报

美中经贸的桥梁商务精英的智库

《美中时报》年创办于美国洛杉矶。年为了顺应美中关系的新发展,报纸进行了全面改版,同时,创办了自己的网站和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zl/340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