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的治疗 > 鉴别诊断 > 王长利教授访谈肺癌靶向药物进入医保惠

王长利教授访谈肺癌靶向药物进入医保惠

发布时间:2017-9-14 20:10:35   点击数:

王长利教授

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主任

靶向药物进入医保:非常必要且重要

肺癌靶向药物总体上疗效和安全性很好,临床更广泛地应用对患者有益,其进入医保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惠及百姓和患者。口服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对携带有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获益显著。对于药物来说,应考虑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再好的药物,如果费用非常高,患者没有经济能力也无法应用。中国每年有70多万例新发肺癌患者,60%~70%是晚期肺癌,其中40%左右有突变,据此推算每年大约有十多万例基因突变的晚期患者,其中大部分是普普通通的百姓,靶向药物进入医保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重要,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

医院的使用:规范培训要下沉

进入医保目录后,医院的使用率和可及性会增加。由于不同区域的基层医生存在知识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同时规范化治疗还没有很好落实,医院的使用率仍然较低。因此,继续教育工作、规范培训及新技术推广一定要下沉到县里,医院医院的规范化培训及新技术推广,无论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一定要强调规范,在继续教育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工作做的越好,患者获益久越多。

性价比提高,合适的患者给予最合适的治疗

肺癌的药物治疗历史分为几个阶段,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化疗药物、多为单药,90年代以后,以铂类为基础的三代化疗药成为规范治疗,但迄今并无本质上的改变,化疗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都没有太多改善。而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大多都可以耐受,血液学毒性很少见,疗效好、安全可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临床的需求。

抗血管生成治疗(贝伐珠单抗)较化疗提高了生存率,但既往由于价格问题而导致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现在进入医保后,贝伐珠单抗价格下降60%,医保又能承担50%左右,性价比更高。不过,也要注意规范使用,有突变的患者应使用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而贝伐珠单抗适合没有突变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贝伐珠单抗除在非突变、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疗效确定,在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也可以用,但如脑转移患者症状很明显、颅压很高时,首先要降颅压;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的患者同样显著获益。

医保负担总体差别不大

靶向药物进入医保后,就单一价格看,医保负担加重了。但对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如果不给于靶向治疗,患者就需要反复住院化疗,而住院则会涉及床位费、检查费等,即使是使用医保中的肺癌化疗药,价格也并不便宜,再加上辅助药物抗呕吐、升白细胞药物等等,反而总体费用会更高。另一方面,靶向药物几乎没有血液学毒性,常见的是1~2度皮疹、腹泻,一般不用额外检查及处理,与化疗比较有显著地安全性优势。更重要的是,患者的感觉和负担不同,住院和在家服药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使用化疗药物,一旦住院就需要家人陪护而耽误工作;而口服靶向药物就无此问题,医院门诊复查即可。

总之,靶向药物进入医保后,医保总体承担的费用不会增高,而患者的感受会更好、不良反应会更轻,家庭负担也会减轻。

处方医保靶向药物的天津经验

医院,我们授权了一些相关“医保”医生,制定了固定的严格的流程,首先需要进行突变检测再行处方。虽然流程上稍微复杂一些,但这并没有影响患者的用药。虽然给医生增加了一些额外的负担,但更重要的是利于患者。目前,进入医保后靶向医院落实得很好。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鍝噷鐧界櫆椋庣梾鐪嬬殑濂?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閲岃緝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zhend/66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