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近期在广州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以「肺癌围手术期精准治疗:实践与探索」为主题,汇聚了中国肺癌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与学者,为与会者呈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
会议期间,大会执行主席,医院吴一龙教授公布了本次会议所达成的六个肺癌围手术期治疗专家共识,在媒体采访环节,吴教授针对共识中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1
围手术期精准治疗的内容及意义
吴一龙教授:本次大会上形成了六个新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专家共识。共识一中特别强调肺癌患者手术后存在复发转移的风险,该风险随分期的增加而增加。故需要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其他治疗以提高患者临床获益。
早期方法是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这两种方法提高患者5%的总生存率,但疗效有限。
近几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在初期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获益。靶向治疗药物高效、低毒且可长期使用,免疫治疗能让部分患者长期生存。这两种治疗方法都适合于可手术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为肺癌围手术期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与思路,但靶向治疗需针对特定的靶点,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不适用靶向治疗的患者可尝试使用免疫治疗。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围手术期的精准治疗,即: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需做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基因检测阳性的患者可采用靶向治疗;检测阴性的患者可采用免疫治疗。
2
六个新共识的中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