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的治疗 > 鉴别诊断 > 靶向治疗一定就比化疗好吗治疗肺癌ldq

靶向治疗一定就比化疗好吗治疗肺癌ldq

发布时间:2019-11-26 5:29:00   点击数:

靶向药物不同于化疗药物,化疗药物是作用于癌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大分子上,没有选择性,其恶心、呕吐以及骨髓移植等毒副作用很大。而靶向药物作用于肿瘤的蛋白质小分子,其选择性高,有效率高,其毒副作用很小,总体使用上要明显优于传统化疗。

目前癌症靶向治疗多用于肺癌、乳腺癌、肝癌以及一些恶性血液疾病中,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中也都用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等等,但效果总体不如肺、乳腺癌的治疗。还有胰腺、前列腺、宫颈癌等靶向药物基本还处于临床研究。所以期待更多的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

每一种癌症形成过程中有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失活以及血管生成因子、调控因子等许多“途径”,大部分靶向药物是单靶点,狡猾的癌细胞在被治疗后,逐渐会“绕道而走”,这就可能耐药了。

靶向药物虽然说毒副作用很小,但也是有的。前几月有个病人是EGFR基因突变阳性,吃靶向药物治疗,大约两周后,呼吸、气短逐渐加重,肺纤维化出现,经过治疗后,没有逆转。这样情况就很糟糕了,是吧?!

我们国家也同医药公司也进行了多次“国家谈判”抗癌药物“零关税”,但总体上讲靶向药物价格还是很贵的,肺癌一些EGFR阳性药物、乳腺癌Her-2阳性药物相对能便宜些,一般老百姓还可以用的。

所以靶向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以及费用,不是病人说的化疗不成就用靶向药物这个事情,它也有好多局限性、不足!就是医生面对时,也是不知道咋办,适应用吧,费用呢?

还有一个肺癌“盲吃”靶向药物的问题。

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是针对晚期、Ⅳ期病人而选择的(目前的共识、指南是这样的)。能否“盲吃”,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无奈了。已有的病理组织、或者抽血化验都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靶点,用药不是更准确吗?为什么要“盲吃”呢?钱!检测要钱的!针对肺癌基因检测一般的需要-元。

肺腺癌占所有肺癌的40%,非小细胞肺癌的50%,是基因突变检测的主要人群。如果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腺癌,那么其EGFR的突变可能性为45%左右,还有10%左右的人群是ALK突变,还有5%的人群是ROS1突变。最常用的药物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这是针对EGFR突变的,克唑替尼是针对ALK、ROS1突变的。

“盲吃”那种呢?多是盲吃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这样肺腺癌“碰住”的可能性是45%。如果是女性、不吸烟患者EGFR阳性率要高些,有资料显示可达80%,这样“碰对”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如果是鳞癌呢?EGFR基因突变率2-3%,一般都不太主张鳞癌行基因检测。

如何评价“盲吃”对了呢?一般吃药后2周至3月内显效,比如原来的胸水少了,肿块小了,一些肿瘤症状减轻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半个月显效,那就好,继续吃,如果两到三月才能看见效果,是不是要吃两到三月的药,每月药大概-,如何计算呢?

“仿版药”“印度药”,基因检测费、药费以及效果这些问题,我还不如《我不是药神》讲的明白。

我是

刘永毅医生,感谢您的阅读!如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刘永毅









































白癜风前沿技术
白癜风如何控制不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zhend/519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