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南京医院
几年前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男性,60岁,平时身体很健康,几乎没怎么生过病。在一次体检中,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一小颗粒状阴影,其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为15.2ng/ml(参考值<5.0ng/ml),其他指标均正常。进一步的CT及痰脱落细胞检查均未能使医生明确诊断其肿瘤。考虑到患者曾患肺结核,因此医生们的结论倾向于两种:一部分认为可能是肿瘤,应该进行手术;另一部分认为先按结核治疗,观察病情。患者的身体状况非常好,他坚信自己未得肿瘤,因此选择了抗结核治疗。当时临床医生和我们检验人员进行沟通,我们对该患者的血清CEA反复监测,动态观察。然而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其血清CEA水平一直处于高水平,而且还有上升趋势,最终达到32.0ng/ml。我们认为该指标的上升趋势是危险信号。患者的肺部阴影经治疗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CEA指标却居高不下,医生就此对患者进行分析交流,该患者最终决定手术。术后组织标本的病理检测结果为小细胞肺癌,并且已有转移。手术后,该患者的CEA水平下降为10.0ng/ml,但两月后,其水平又增高为26.7ng/ml,此时,患者的状况已不容乐观,最终失去了生命。
1.肺癌是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基本途径。临床对其进行诊断时首先从影像学以及脱落细胞学进行观察,本案例中医生从这两项指标未能获得确诊证据,仅有的证据是CEA水平的增高,然而它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确诊肺癌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检验人员对CEA指标密切观察,动态监视,此项指标的持续增高对于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重视该指标的动态发展,采取积极治疗手段。事实证明CEA的连续检测在该病例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肿瘤的恶性程度高,加上已广泛转移,患者最终还是失去了生命。这也提示我们肿瘤的早期诊断才是提高患者预后最佳办法。
2.目前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不能作为确诊肺癌的指标,CEA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标志物,主要用于结肠直肠癌、胃癌、胰癌、肝细胞癌、肺癌、乳癌以及甲状腺髓质癌的临床监测,亦用于绒毛膜癌、骨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但无早期诊断价值,其升高多见于中晚期癌症患者。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的疗效判断上起到了重要作用[2],详见表4-6-20-1。
3.作为检验人员,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检测样本,还要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白癜风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