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子的
又是一年体检季,小周(化名)正在为体检报告中“肺部结节”而发愁,“是不是肺癌呢?或者发展下去会不会变成肺癌呢?”,她请教我们体检中心的专家,我们体检专家告诉她,“您的胸部CT显示,是肺部分实性结节,直径约16mm,医院呼吸科的浙一专家再看一下,不要太担心。”约3个月后,我们追踪随访到,患者已经做了手术,病理为“原位癌”(就是没有发生转移的肺癌)。
肺结节到底是个什么,是肿瘤吗?它跟肺癌有啥关系?发现了肺结节怎么办?
科普时间
关于肺部结节,国际上有许多专业组织和机构对它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国际胸部影像学权威机构--Fleischner学会,针对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定期推出指南。我国年也推出了《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
肺部结节定义直径小于3厘米的密度增高影。通俗的讲就是CT上黑色肺里有小白点。一般多见于炎症、结核和肿瘤。也就是说,肺部结节可能是肺炎、肺结核,也可以是以前肺结核留下的疤,而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
根据《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版)》,结节分为“肺实性结节”和“肺部分实性结节”。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肺癌高危结节
标准:直径≥15mm或表现出恶性CT征像(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的直径介于8mm-15mm之间的肺实性结节。
处理策略:建议请呼吸科专家看一下,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支气管镜、CT增强扫描、PET-CT扫描,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以及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对于高度怀疑为恶性者且适合于外科手术治疗者,首选外科治疗。
对肺癌可能性较小的病例,建议按照呼吸专家的建议,及时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定期复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肺癌中危结节
标准:直径介于5mm-15mm且无明显恶性CT征象的非实性结节。
处理策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因为结节较小时,鉴别良恶性非常困难,检查手段有限,总不能为了不漏掉而白白挨刀子吧。
如何定期复查:一般来说,按照呼吸科医生的要求,3-6个月后复查胸部薄层CT平扫(HRCT),医院检查以便于图像对比。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肺癌低危结节
标准:直径8mm的部分实性结节定义为低危结节,应由胸外科、呼吸科会诊,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结节薄层三维重建CT扫描,薄层增强CT扫描,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或3个月后进行CT复查。
若结节3个月后,没有缩小或增大时,考虑为恶性可能,建议手术切除。若结节缩小,建议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持续CT监测,无变化者建议长期年度CT复查,随访时间不小于3年。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医生的话
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取决于“颜值”。实际上,肺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影像学有很多征象可以帮助判断,包括形态、大小、密度、内部结构、边缘以及临近、肺门、纵膈等结构变化。
通俗的讲,结节是好是坏,可以看“颜值”。一般来说,那些颜值比较高,也就是表面比较光滑、平整的,良性结节居多。而那些长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通常所说的比较“丑”的结节,往往是恶性的居多。
此外,要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不能光看单次的检查结果,而是要结合之前的随访检查结果一起看。
如果发现肺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等没有发生改变,一般是良性结节居多。如果发现有增大的趋势,或者形态发生了某些改变,要引起注意了。
切记
如果您在体检时发现了肺部结节,最好的方法,医院呼吸科医生帮您看一看,把把关!
参考文献:《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版)》
部分资料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文字:曹志宏
编辑:Priscilla、王墨
医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