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一个被称为“火星男孩”的歌手,他的出现对于华语乐坛来说,是一股“奇葩式”的存在,而且颇受喜欢。
因为个人的风格非常独特,在他的音乐世界里没有想不到,再加上音乐只是他的爱好,所以他的音乐一般很随性,而且很自我。
就因为这种随性,这种自我,让他打破了有些人所认为的“常态”,所以吸引了大批歌迷,但也有很多的嘲讽。
然而出名后的华晨宇也被带上了“流量明星”的帽子。
有些人总觉得,有这么大流量的很多都是些没有实力的“花瓶”。
但是,很显然华晨宇他不是,不管你们喜不喜欢,华晨宇的唱功都是真实存在的。
咽音技术一流,高音也是那么的完美,一首《烟火里的尘埃》让他唱出了真正的实力。
在改编方面他也是总是出乎意料,周杰伦的歌很少人才敢改编,但是华晨宇就是喜欢挑战,周董的歌被他改编的另有一番味道。
有些人总觉得,像华晨宇这样在国内舞台风格独树一帜、音乐风格相对比较小众的音乐人,也应该是不会有这么大流量的。
这也是真的,《歌手当打之年》里袁娅维甚至说,她写好了歌之后没放出来,直到最近才放出来,因为觉得这时候听众应该可以接受了。
其实国内有不少好的音乐人,但他们都没有出头,包括网上也有不少自认“怀才不遇”的音乐人。
所以部分人会疯狂地试图证明华晨宇“不过如此”。
如果有实力的人都不能出头,那大家也就都得过且过了,稍微吐槽一下就完了。
但如果有一个有实力的人坐拥了大流量,那他立马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这就是娱乐圈中的现象。
――你是靠上综艺才有那么大流量的。――你是靠资源堆砌才有那么大流量的。――你是靠人设才有那么大流量的。――你是靠运气才有那么大流量的。――反正你不可能是靠实力的。――如果你是靠实力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我喜欢的歌手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这个人是你华晨宇?
因为这个时代对于歌手的要求更高了。
只会唱歌、有唱功已经不够了,还得让网友们认可,看得顺眼才行。
港台模式没落,内地没有什么制作人愿意去给纯歌手喂资源,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方向去填补市场,而是要靠歌手自己去摸索方向。
所以华晨宇这辈里能叫出名字的,大多都是又能唱又能创作的,哪怕不会创作,也都是标签十分鲜明的,极具个人特色――这才是市场需要的。
偶像模式更是让大众对歌手的颜值有了更高的要求。
甚至这些也都不够,还得这个人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我看到很人说华晨宇作为一个纯歌手,却有着这么大的流量,这是很不正常的事。
但在我眼里,华晨宇其实再正常不过了。
是互联网发展后,流量的入侵和韩式造星模式的兴起,让大家觉得,好像有流量是一件不那么好的事。
但其实我们再往前推几年,互联网还没有兴起的时候,那些天王天后,谁没有自己的粉丝群体呢?
便利的网络让大家的爱好趋向多元,各种小众圈子层出不穷,再加上偶像文化的冲击,纯歌手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到所剩无几。
是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情形,如果没有碎片化的文娱环境,没有偶像模式,那么现在拥有和华晨宇同等级“流量”水平的同辈歌手,说不定就不只他一个了。
因为早先乐坛里人就那么多,大家作为听众的接受媒介也是有限的,大家再怎么接触,也只能接触那几个人,自然就只能听那些人的歌。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的选择比以前更加多元,所以国内的纯歌手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垄断”效果。
是这个严苛的环境,对歌手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筛选”。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的“小众先锋”有更广为人知吗?
孙燕姿在《明日之女》里说:“她做《跳舞的梵谷》这张专辑的时候,公司的其他人都不答应,不喜欢,但她却坚持要做。”
而直到19年,我才在《明日之女》里遇到了我最喜欢的孙燕姿的歌。
但难道华晨宇的这条路就行不通吗?并没有呀,已经有七百万人愿意买他的新歌了,这个购买人数在本土乐坛几乎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到底什么才是流行?七百万的购买人数不够流行吗?
我看到很多人说华晨宇因为舞台风格独特、音乐风格小众而饱受争议的时候,我都在想。
华晨宇独特吗?
在我眼里看来,他的确是独特的,但他独特的核心是他这个人,是他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
他的音乐风格、舞台风格独特吗?
在我眼里看来,在国内,的确是非常独特的,尤其大流量提升了他的曝光度,但在世界上,比华晨宇舞台更疯癫的,比华晨宇风格更刁钻的,也不少啊。
我一直都觉得,华晨宇在拿自己做实验。
面向大众,一直以来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所以当我看到《癌》的片段广为流传时,其实我是非常高兴的――当然,如果不是经过后期处理的片段就更好了。
高兴的点是:华晨宇把这些送出去了,成功送到这些人面前了。
人的底线就是这样被一点点磨掉的。
今天有人看到华晨宇这样疯癫的舞台风格感到无法理解、不可理喻。
明天他看到稍微有点特别的舞台风格,就不会再有这样大的反应了,而甚至可以去接受他。
当有些人断章取义的把华晨宇看似有些疯狂的舞台截图出来嘲笑的时候;
当有些人指着《疯人院》说这雷鬼不够“纯”的时候;
当有些人刻好了一个模子,要求华晨宇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华晨宇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根本就不懂,也不是他想做的。
华晨宇是在用自己的音乐去试探承受的底线,华晨宇的音乐追求的是表达,而不是什么纯正的雷鬼,而这正是华晨宇真正独特的地方。
当这些人,尝试着用他们所认为的“常态”来定义华晨宇的时候,他们在我眼里,就已经没劲头了。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活法。
有些人看不惯华晨宇的地方,却恰恰是华晨宇最吸引人的地方。
或许很多人看到过华晨宇说的这段话:
“这个世界有一点点奇怪,所有人都在追求独特,但是当真正独特的东西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是不愿意去接受它的,你会去否定掉它。”
但其实,后面华晨宇还说了一段话:
“其实《我管你》这首歌可能是想告诉那些独特的人,或者还正在追求自己独特想法的人,不要被旁人的眼光,旁人的话语左右你真正想要表达的。”
如果你真正的理解华晨宇,才会发现华晨宇真正的可贵之处。
图片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以上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