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的治疗 > 肺癌预防 > 广东医生全球首次证实术前使用靶向治疗,肺

广东医生全球首次证实术前使用靶向治疗,肺

发布时间:2021-11-10 15:49:26   点击数:

万一不幸得了肺癌,患者第一句肯定会问:能不能做手术?因为一般认为,能做手术的患者,肿瘤相对早期,不能做手术的患者,已经处于晚期。

实际上,在能做手术的病人中,手术难易程度也有区别。

是否存在一种治疗方法,让处于临界线的病人增加手术机会,提升术后效果呢?

近日,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科研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证实,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让IIIA期(IIIA-N2型)肺癌患者增加手术机会,术后复发率下降61%。

这是一种怎样的崭新治疗方法?如何让患者获益?广东卫生在线为你带来最新消息。

III期肺癌患者先吃靶向药

可增加手术机会术后复发风险降61%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IIIA-N2型肺癌患者已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预示着血液中高概率存在微转移,这类病人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最具挑战性的一个群体,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15%至20%。

年12月,广东省肺癌研究所荣誉所长、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一龙教授牵头启动首个探索靶向药物(EGFR-TKI)新辅助治疗IIIA-N2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由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联合国内17个单位共同参与。

吴一龙告诉广卫君,IIIA-N2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处于是否有条件接收手术治疗的临界点,“这类病人如果不做术前处理,术后效果较差,大概术后8个月就会复发。如何提升这部分病人的术后效果成了医学的挑战,也是启动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

科研团队首先提出通过术前辅助治疗,达到尽早清除血中微转移癌细胞,保证术中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提高治愈率。

“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前先使用传统含铂双药辅助化疗,可将5年总生存率提高5%。”广东省肺癌研所副所长钟文昭教授表示。

但长期以来,靶向药物(EGFR-TKI)能否有效、安全地应用于伴EGFR基因突变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仍是全球医学界争论的重大科学问题。科研团队聚焦此方向,展开了长达8年的研究。

钟文昭介绍,在研究中,国内17个单位共对名患者进行筛选,最终72人入组,并随即分成两组参与临床试验。“一组按照传统方法,先接受含铂双药化疗,再做手术,另一组按照新的方法,先使用厄洛替尼靶向药,等肿瘤缩小之后,再为患者进行手术。”

对比发现:

先接受化疗的患者,手术率为60%

先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手术率为80%

经过长达8年的研究历程,科研团队发现,手术前使用厄洛替尼靶向药物后再接受手术治疗,可让III期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下降61%。

在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上,钟文昭教授以重磅口头报告方式首次公布了该研究结果,引起了国际肺癌领域专家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yf/784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