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的治疗 > 肺癌预防 > 肺癌问答100问3

肺癌问答100问3

发布时间:2019-3-30 15:10:20   点击数:

问38:参加临床试验会有什么风险或副作用?

答: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风险及副作用,临床试验也不例外,副作用因所用药物及个人体质而异。由于癌症是一种会威胁生命的疾病,癌症的治疗本身往往也会出现副作用,因此您在决定参与临床试验前,一定要请医师评估病情及个人的身体状况,充分了解可能遭遇的风险及好处后,再决定是否加入。

问39:什么样的人可以参加临床试验?

答:通常临床试验订有一定的收录筛选标准,受试者须符合该试验的筛选标准,以降低参加临床药物试验的危险程度。每一个临床试验设定的标准都不同,譬如某些临床试验会排除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有些试验仅选择肺癌第四期的病人等等。临床医师必须仔细评估受试者的身体状况,并且详细解释,让受试者在完全了解该临床试验的潜在好处及危险性,受试者签署同意书之后,才能参加临床试验。

问40:肺癌的放射治疗疗程为何?

答:放射治疗可单独使用,或配合手术、化学治疗使用。一搬来说,放射治疗是1周5天,1天1次,每次治疗时间约5-10分钟。肺癌的放射治疗依目的而有不同的疗程:单独使用放射线做根治性(curative)放射治疗的疗程大于6周;为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症状所施行的放射治疗,称为缓和性(palliative)放射治疗,大约2-3周。放射治疗配合外科手术可达到器官保存的目的,此时的前导性(neo-adjuvant)放射治疗约4-5周。术后放射治疗,意指各种恶性肿瘤经外科手术后,为减少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所追加的放射治疗,属于一种辅助性(adjuvant)的治疗则须5-6周。

问41:放射治疗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

答:放射治疗时,不仅癌细胞受损伤及死亡,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细胞也会被影响而出现副作用。肺癌的放射治疗主要作用部位在脑部、胸部或骨头。脑部放射治疗的可能副作用,有恶心、呕吐、急性浆液性中耳炎等。胸部放射治疗的可能副作用,急性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喉咙及食道发炎或咳嗽等;慢性副作用如食道狭窄、脊髓炎,或因肺部发炎或纤维化而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骨头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因照射部位而异,多属轻微,常见的急性副作用包括疲倦与皮肤发炎等。

问42:接受放射治疗会掉头发吗?病人在放射治疗期间需要隔离吗?

答:放射治疗,俗称电疗,但正确的简称应为「放疗」而非「电疗」。它是利用高能量电磁波或粒子射束治疗病灶,与外科手术性质相同,属于局部性疗法,作用仅局限于照射的部分。因此,除非放射治疗的部位是在头部,一般来说,是不会导致掉头发的。而且,体外放射治疗不会使接受治疗的病人变成具有放射性,因此接受治疗者不必与亲人隔离,可以过正常生活。

问43:放射治疗的效果如何?

答:对肺癌来说,根治性的放射治疗(特别是合并化疗时),治愈率可以达到50﹪以上,但是长期存活率仍然小于50﹪。接受缓和性放射治疗的病人,大约有5-8成,其疼痛症状可获几个月的改善。至于前导性与辅助性放射治疗的效果,目前没有一致的结论。

问44:放射治疗有新的治疗技术吗?

答: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BRT)是使用立体定位放射手术(stereotacticradiosurgery)的概念来处理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肿瘤,亦即利用立体定位技术,将放射线很准确地照射到体内小体积的病灶,因而周围邻近正常组织仅接受到很小的剂量。这种高照射计量、少次数(不超过5次)的治疗,对早期肺癌(单颗小于6-7公分,不超过3-5颗)的局部控制率相当高,对身体正常细胞的伤害也大幅度减少。

问45:放射治疗时有哪些应注意的事项

答:1.放射线无声无色无味,治疗时就像照X-光一样,不会痛、没有任何感觉。为了要精确地照射,放射治疗时,身体必须保持不动。当放射师将位置对准后,他们会离开治疗室,回到操控室,启动放射治疗机。放射治疗机很庞大,故在转动时会有声响,但不必害怕,它是很安全的。放射师会从操控室的闭路电视一直观察病人情况,亦可与病人对话。病人在放射治疗当中有任何不适,只要立即向放射师表明,马上可以中止治疗。2.若正在服用任何药物或对某些药物过敏,请告知放射肿瘤医师或护理师。3.放射治疗期间可能会感到疲倦及厌食,这种反应可能会持续到治疗结束后4-6周。因此,必须补充营养,充分休息及睡眠。4.要摄取均衡的饮食。5.治疗部位避免穿紧绷的衣物。6.治疗部位的皮肤容易受伤,请依照护理人员指示细心照顾。

问46:当胸部X光、计算机断层或64切断层检查,发现肺脏有单一的肿块,应如何处理?

答:面对肺脏有单一的肿块,如能接受正确的诊治途径,预后大致会令病患满意。大于1公分以上的肿块,胸部X光通常就会发现,而计算机断层或64切断层检查可发现较小,甚至小于0.5公分的肿块。按医学中心的统计,单一的肺脏肿块,良性和恶性约各占一半,对于临床诊治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肿块的位置,可进一步实施侵犯性的检查,如气管镜、超音波或在计算机断层导引下穿刺,以得到正确的病理诊断。如实施有困难或影像疑似恶性肿瘤,建议和医师充分讨论,必要时可借助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来确定诊断,手术中若确定为恶性肿瘤,则可进一步做根除性的切除治疗。

问47:哪些肺癌病患,适合接受切除手术?

答:第一期和第二期,以及部分第三期A的肺癌病患,以手术治疗为原则,切除后得到的治疗效果最好。根据医学文献报告,肺癌如果可以切除治疗,整体5年存活率约40%,若无法切除,5年存活率小于5%。另外,肺脏为功能性器官,切除后会影响肺功能,所以术前都会评估肺功能的状态是否适合做切除手术。当然,年龄因素以及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也须列入考虑。

问48:肺癌手术有哪些风险?

答:肺癌手术是重大手术,针对癌症治疗,虽然是除恶务尽,但大量的肺脏切除,会造成病患术后肺功能受损,甚至呼吸衰竭,也可能引起血液运力学变化,造成心律不整,其他可能的并发症还有肺炎、血胸、气胸、脓胸和伤口感染等。处理术后并发症有其时效性,精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是解决并发症的不二法门。文献报告,做全肺切除的死亡率在5-10%之间,肺叶切除死亡率小于3%。

问49:肺癌手术需要团队照顾,手术前后应如何进行?

答:和一般重大手术一样,肺癌手术前,须常规性会诊麻醉科做麻醉前的风险评估(包括心肺功能及全身状况),评估麻醉风险;也须向病人解说疼痛控制的方式和效果,包括采用疼痛自动控制的药物给予途径(经硬脑膜上或静脉)。胸部复健和呼吸照护的呼吸训练,对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问50:肺癌的切除手术是如何实施的?

答:肺脏的解剖构造,右边三肺叶,左边二肺叶,每一肺叶分别由2-5个肺节组成。肺癌的手术伤口通常在胸部第五肋间的后侧位置,伤口约10-15公分长,经胸部肌肉,再进入胸腔做肺脏切除。虽然原则上是以肺叶切除为标准手术方式,但若肿瘤太大或太近气管,便须考虑作双肺叶和全肺切除。有时候,病患肺功能不理想,有其他器官疾病,或者年纪太大(大于70岁),则可实施肺节切除,或做更小的肺楔形切除。肺癌手术除了切除肿瘤以外,也须同时廓清肺门和同侧纵膈腔淋巴腺,可达根除性治疗的目的也使手术后的分期准确,便于评估预后及术后追加治疗之依据。

问51:肺癌手术治疗,可能发生哪些情况?

答:以现代科技的进步,经过术前的检查评估,仍然有大约5%的手术病患,在打开胸腔后,因肿瘤已在肋膜腔内转移。按统计,约60-70%左右的病患可实施肺叶切除,10-20%可实施肺节和肺楔形切除,另5%-10%左右实施全肺切除。

问52:肺癌手术病患须要哪些胸腔复健运动和呼吸照护?

答:胸腔复健运动,包括上臂抬举、扩胸运动和走路等,都可以促进全身循环,帮助肺扩张,有利康复。建议病患于手术后开始执行,约1-2周就可提高肺活量和改善肺功能。在呼吸照护方面,可教导病患做丹田式腹式呼吸,将双手放在腹部,慢慢由鼻子吸气,等腹部鼓起,嘴巴再慢慢吐气,使腹部缩下去。另外,可以做咳嗽动作,病患坐定后,用双手按住伤口,先做深呼吸,再慢慢深吸一口气,闭气,在吐气时,顺便咳出。

问53:肺癌手术后出院,伤口该如何照顾?疼痛该如何处理?

答:手术出院后,胸腔伤口的照顾原则是保持周围皮肤干净、干燥。术后1周内,建议以擦澡为原则。1周后,回门诊拆除伤口的缝线。伤口约须3个月后,才会完全愈合,这段期间应避免举重物。出院后,最好再继续口服止痛药物约1周,视个人情况,服用天数可延长。若发现伤口红、肿、热、痛,有分泌物或发烧,请马上返院诊治。

问54:肺癌手术后,应如何追踪检查?

答:肺癌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约为5-15%。手术虽可成功地控制局部病灶,但大约20-50%的肺癌手术后会发生远处转移,所以术后的追踪监控不能轻忽。一般建议,术后2年内,每3个月做一次追踪检查(包括胸部X光、核医扫描、腹部超音波,必要时,加做计算机断层或正子造影)。2年后,改为6个月追踪一次。术后追踪期间,如有持续性咳嗽、咳血、胸痛、骨骼痛或头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须及时回门诊检查。

问55:肺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要如何进行?

答:外科手术属于局部治疗,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通常,第一期肺癌,术后追踪监控即可(但ⅠB期的病患,术后补助化疗仍有争论)。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可用于无法确定的根除手术,不完全切除手术,以及怀疑或确知的残余病灶,如T3(侵犯胸壁或靠近气管)、N2(同侧纵膈腔淋巴腺有淋巴腺转移病灶)、N1(同侧肺门有淋巴腺转移病灶)。至于术前的辅助治疗,现已发展出有效的化学药物,使得局部广泛侵犯的肺癌,如T3、T4(侵犯心脏、大血管、脊椎、气管或食道)、N2,均可于术前先实施化学治疗(或追加放射治疗)后再手术,但基本上,术前及术后补助化疗结果大略相同。

问56:癌症病患的饮食应如何选择?

答:为了维持治疗期之后良好的营养状态,以及在恢复期或治疗期间都要增加热量的补充,此时充分摄取正确食物与良好的身心调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理想的营养目标,或维持理想体重呢?下面几个饮食的调养原则,可供参考。要注意的是最好能选择天然食材来烹调,若有需要再搭配营养补充品,切勿听信偏方。

1.以均衡饮食为主轴食物份量可依据个人的身高、体重、年龄、工作型态及疾病状况而定,请参考行政院卫生署制定的每日饮食指南,如下表:类别份量单位说明五谷根茎类3-6碗每碗:饭1碗(公克),或中型馒头1个,或土司面包4片奶类1-2杯每杯:牛奶1杯(cc),或发酵乳1杯(cc),或奶酪1片(约30公克)蛋豆鱼肉类4份每份:肉或家禽或鱼类1两(约30公克),或豆腐1块(公克),或豆浆杯(cc)或蛋1个蔬菜类3碟每碟:蔬菜3两(约公克)水果类2个每个:中型橘子1个(公克),或番石榴1个。油脂类2-3汤匙每汤匙:1汤匙油(15公克)

此一「饮食指南」适用于一般健康的成年人,但因个人体型及活动量不同,可依个人需要适度增减五谷根茎类的摄取量。2.三大营养素分配比例应适当3.食物种类应多样化4.选对油脂类,增加热量摄取5.善用天然调味料,促进食欲6.选用当季食材7.高纤食物及充足的水分8.少量多餐9.适量摄取生食蔬果10.维持理想体重

赞赏

长按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yf/502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