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的治疗 > 肺癌预防 > 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看懂3种晚期治

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看懂3种晚期治

发布时间:2018-8-23 18:23:38   点击数:

肺癌的标靶药物已经进展到第三代,让晚期癌友能够争取更多时间,不过最终仍将面临抗药性;而「免疫疗法」也非人人有效,整体而言,晚期肺癌的续命武器变多了,但离治癒仍有一段距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仍是抗癌不二法门。肺癌的高死亡率让国人闻之色变,卫福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一年有超过59万人死于肺癌,平均每天有1-人死亡,高居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但近年来肺癌的治疗也有很大的进步,标靶药物及免疫治疗的发展,让不少过去束手无策的病人有了新生机。肺癌早期发现才有机会开刀标靶药物终究会有抗药性肺癌的治疗有许多方式,要根除肺癌仍需靠手术或放射线治疗,前提必须是早期肺癌(第一、二或第三期)。如果已有全身多处转移,如第四期的晚期肺癌通常无法开刀,只好採取化疗、标靶治疗或免疫疗法等「全身性治疗」。肺癌依病理表现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肺腺癌占6~7成。亚洲人的肺癌细胞常可验出所谓「驱动基因突变」,针对不同类型的驱动基因突变,可以选用不同的标靶药物。晚期肺腺癌的标靶治疗成效确实不错,据统计约60~70%患者服药后肿瘤会缩小一半以上、80~90%肿瘤可获控制,只有约10%完全无效,且有效用的病人,多半服药后短时间内就见成效。尽管如此,标靶药物最后都会面临抗药性,失去药效,「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也是目前肺癌治疗的一大困境。所以要了解,标靶治疗仍有其极限,能够不要患病最好,一旦患病也希望能早期发现、才能手术切除或使用放射性治疗根除,预后才是最好。肺癌的特性:具驱动突变基因癌症细胞有很多突变、插入或遗失的基因,这导致许多细胞内蛋白质不正常的表现,就是癌细胞不正常增生的主要原因。最近十多年来,医学界陆续发现肺癌存在许多很特别的突变基因,只要针对这突变基因使用正确的标靶治疗,就可以把肿瘤好好控制。这些基因统称「驱动突变基因」。医界认为「驱动突变基因」主导肿瘤细胞的不正常分化与生长,肿瘤细胞于是依赖这些突变产生的异常路径存活,如果控制了突变基因异常路径,就能相当程度抑制病情,这就是肺癌标靶治疗的作用机转。这就如同一辆公车载满了乘客,公车上只会有一位驾驶负责开车,这位驾驶就是「驱动突变」基因,乘客如同其他各种基因突变表现,但作用只有「敲边鼓」;标靶药物对付的就是这位驾驶,一但驱动基因被药物控制,就如同驾驶不开车,公车就动不了了。由于肺癌的特性,使得标靶药物能够锁定目标,产生极好的效果,无奈的是,肿瘤细胞具有不断变异性,就算打倒「驾驶」,车子暂时停下来了,但紧接著车上的其它乘客也可能取而代之成为驾驶,这就是标靶药物最终会面临失效的原因。而要确认患者是不是适合标靶治疗,就要确定有没有「驱动突变」基因,特别是肺腺癌患者,检测基因后才能使用相对应正确的标靶药物。EGFR及ALK基因突变最常见研究显示,肺腺癌病人的主要驱动突变基因分别是「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ALK(间变性淋巴瘤激?)」,前者在东亚裔病人约占50~60%、后者约5%,目前医保有报销部分标靶药物。肺腺癌还有其它驱动突变基因,例如ROS1、HER2、BRAF、cMET、RET、KRAS、NRAS、nTRK等,不过,不是每种都有标靶药物可治疗。例如KRAS基因突变就没有标靶药物可用。因此,目前治疗肺癌的原则大致是:一旦确诊是晚期肺腺癌或非鳞癌的病人,先检测是否有EGFR、ALK突变基因。检测费自费约1万馀元(医院会以研究经费或其它经费提供病人免费检查)。如果这两种基因突变都找不到,那麽就会建议採化学治疗。有些病人希望继续找出是否有其它基因变异,可以做「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检查。市面上也有一些其他检测方法,如多重基因检测突变特异性PCR等。不过这些检查费用昂贵,且即便找到其它变异基因,也可能无药可用、或药物太贵。建议没有EGFR或ALK突变的病人,可以尽量寻找可提供多医院检查,参加临床试验是取得昂贵药物及尚未上市药物的重要途径。

标靶药物「一代接一代」续命◎针对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标靶药物:第一代易瑞莎(Iressa)、得舒缓(Tarceva),以及第二代阿法替尼(Afatinib)。◎针对ALK基因突变阳性的标靶药物:第一代Crizotinib(克唑替尼)

。第二代阿雷替尼(Alecensa)、色瑞替尼(Zykadia)

根据临床经验显示,EGFR阳性患者,不论是使用第一或第二代药物后,平均9个月至1年左右就会面临抗药性;其中,使用第一代EGFR标靶药物后,约60%的患者会产生TM抗药突变基因。如果一旦检测出TM基因突变,可用第三代标靶药物塔格瑞斯(Tagrisso)就是大家所说的""接力治疗,不过此药目前需自费,平均服药后1年左右可能再次失效。ALK标靶药物也有同样问题,服用第一代药物后平均约1年时间就失效,因此有第二代标靶药物阿雷替尼(Alecensa)、色瑞替尼(Zykadia)问市,但不论是哪一种药物,平均8、9个月又会失效。肺癌的另一种基因突变ROS1,约占肺癌病人的1~2%,标靶药物截剋瘤(Crizotinib)也有疗效。标靶治疗对于多数晚期肺癌的患者可视为「续命药」,当药物失效之际,一般建议化疗,再接再厉抗癌;如果肿瘤转移到脑或其它器官时,也可以先针对转移的部位採取局部手术或放射线治疗,再继续使用原先的标靶药物治疗,直至标靶药完全失效为止。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晚期肺癌患者的另一条「生路」是免疫治疗。目前卫福部已核淮数种免疫治疗药物,可做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线治疗。这种免疫疗法的治疗机转,简单来说就是阻断癌细胞上的PD-L1与人体免疫T细胞的PD-1结合,让免疫T细胞能够再度活化起来,藉由自身的免疫功能消灭癌细胞。虽然原则上病人的癌细胞若PD-L1表现量高,用免疫疗法可能较有效,但一般来说关联性并没有非常强;亦即PD-L1高的不一定疗效好,PD-L1低的也不见得无效。整体而言,肺癌的免疫治疗仅约10~20%左右病人有效果,加上很难预测哪位病人有效,药物又非常昂贵,建议病人可寻找有进行PD1/PDL1医院,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病情的试验加入。适合标靶治疗的族群不一定适合免疫疗法有些患者标靶治疗失效后,想转而採用免疫疗法,但研究发现,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与适合标靶治疗的患者,常属于「两群不同病人」,这是因为通常肿瘤突变量愈大或抽淤的病人愈适合免疫治疗,但适合标靶治疗的患者往往是单一驱动突变,突变量较低,同时往往不抽烟。也有研究发现,不抽淤的肺腺癌女性,大都带有驱动突变,适合标靶治疗;反之,抽淤量大的男性患者多半属于麟状细胞肺癌,比较适合免疫治疗。不过,无论如何,比起过去肺癌晚期无药可医的窘境,随著肺癌新药陆续开发,治疗愈趋精准,现代医疗已能为肺癌患者争取更多存活时间,这场与癌细胞的战争,武器不断改良,胜率已提高不少。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白癜风难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yf/353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