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的治疗 > 肺癌病因 > 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抉

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抉

发布时间:2021-10-26 14:05:19   点击数:
彭洋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92503.html

IPASS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结果公布后,正式打开了肺癌靶向治疗的大门,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由含铂双药化疗到第一代EGFR-TKI(gefitinib)的大跨步,这个神奇药片无论是从ORR、PFS还是安全性上都优于化疗。

作者:max

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靶向药物的深入研究,现在第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阿法替尼、达克替尼)、第三代(奥希替尼)EGFR-TKIs药物都相继上市。在年第三版NCCN指南中,对于晚期EGFR突变阳性的NSCLC的一线治疗,奥希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均1类推荐。

在NSCLC患者中,大约50%的亚裔、11%~16%西方人存在EGFR突变阳性。EGFR基因包含28个外显子,其中18-21外显子为突变高发区域,19外显子的缺失(19del)和21外显子的点突变(LR)约占90%,因此靶向治疗在晚期NSCLC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一线治疗晚期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大致存在两种途径(见图一):

?顺序策略(保守):一代或二代先行,耐药后行基因检测TM状态,若阳性则换奥希替尼二线治疗;

?重拳策略‘hittinghardfirst’(激进):直接奥希替尼一线治疗。

图一:治疗策略

顺序策略

1

靶向与化疗的选择(一线治疗)

现在针对确诊为晚期NSCLC的患者,在决定进行靶向治疗还是化疗治疗甚至免疫治疗时,首先第一步都会是进行基因检测,若发现EGFR突变阳性,则一线使用EGFR-TKIs药物治疗。而患者只能从一线化疗中获得不超过7个月的PFS。

随着一系列靶向药物对比一线含铂双药化疗的临床研究结果(见图二)的公布,可以发现,一/二代EGFR-TKIs的中位PFS较化疗组基本呈现较好的获益,在韩国进行的First-SIGNA研究中,总体中位PFS未能得到阳性结果,由于当时还不了解EGFR突变状态与疗效的相关性,入组条件为不吸烟患者(可以理解科学是逐渐揭秘的过程),EGFR突变亚组中,从mPFS(8.0个月vs6.3个月)和惊人的ORR数据(84.6%vs37.5%)来看,EGFR-TKI优于GP方案。在Lux-lung3临床研究中,mPFS甚至可以达到13.6个月,因此一/二代EGFR-TKI在一线治疗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图二:靶向药物挑战一线含铂双药化疗

2

一、二代的选择(一线治疗)

CTONG、ICOGEN、Lux-lung7这三个头对头的研究显示,无论从mPFS、ORR、OS还是安全性方面,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太大差别。而在ARCHER研究中,达克替尼显示出较好的PFS和OS,但是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63%vs41%)。

图三:一、二代之间的对比

3

二线治疗

一、二代EGFR-TKIs在一线治疗后,9-13个月后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疾病进展(若治疗过程中位寡进展,如脑部的孤立病灶,可通过局部根治治疗,手术或放疗后,继续使用当前的TKIs仍可有6个月的PFS获益),此时应进行血液/肿瘤组织基因检测,发现大约50%患者会出现TM突变,其他耐药机制还包括旁路信号通路的激活(如MET、AXL、IGF1R及其他EGFR家族成员)、向小细胞肺癌转化及其他。

针对TM的突变,奥希替尼的二线治疗显示出相对不错的疗效(见图四),在Ⅲ期随机临床研究AURA3中,一二代TKIs药物一线治疗耐药后TM突变阳性的患者,二线使用奥希替尼对比顺铂/培美曲赛,奥希替尼组有更好的mPFS(10.1个月vs4.4个月;HR0.30;P0.)和ORR(71%vs31%),在安全性方面(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23%vs47%)同样较好;在CNS转移的亚组分析中,奥希替尼也体现出其在血脑屏障通过率的优势(mPFS:8.5个月vs4.2个月;HR0.32)。因此对于一线一/二代EGFR-TKIs治疗失败后的TM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首选奥希替尼二线治疗。

而未发现TM突变时,在IMPRESS研究数据中,一线TKIs治疗进展后二线顺铂/培美曲赛化疗的PFS为5.4个月。

图四:奥希替尼二线治疗

重拳策略

奥希替尼在各大指南中已经被推荐一线治疗用于晚期EGFR突变阳性的NSCLC的患者,Ⅲ期随机FLAURA研究显示(见图五),奥希替尼组的中位PFS显著超过标准EGFR-TKI组(18.9个月vs10.2个月,HR0.46,P<0.),ORR基本没有差别,3级或更高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标准EGFR-TKI组(34%vs.45%),同样在亚组分析中,奥希替尼在脑转移患者中的mPFS(15.2个月vs9.6个月,HR0.47,P0.)也较好。

图五:奥希替尼一线治疗

在现有的临床研究中,对于两种治疗策略的优越性的直接比较还是较为欠缺的,但是我们不妨尝试一种数据整合的方式来推测何为最优策略,虽然这种方式不符合循证医学思维,但至少能提供疗效的估计(见图六)。

?顺序策略:在一线治疗中,我们选取两个PFS(最长和最短):9.7和14.7个月;在一线治疗后产生TM耐药比例约50%,因此能用奥希替尼的患者为50%,其PFS也就为10.1*0.5=5.05个月,其他的用化疗治疗的PFS采用IMPRESS研究的数据,5.4*0.5=2.7个月,因此二线治疗大致PFS为7.75个月;及顺序策略的大致PFS为17.45-22.45个月。

?重拳策略:FLAURA研究的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中位PFS为18.9个月。从两组数据来看,这两种策略的差距是很小的。

图六:整合策略

另外吉非替尼有大量生存数据可以支撑其在一线治疗的地位,即使在一线治疗耐药后还有很多后续的选择余地。而奥希替尼在一线治疗的数据确实还很少,但是其低毒性、较高的血脑屏障通过性是不可忽略的。

因此急需循证医学数据来指导当下临床实践中的抉择,一个正在进行的APPLE研究(见图七):一个随机的、开放的、多中心的、3臂的Ⅱ期临床研究:对于晚期EGFR突变阳性未治疗过的NSCLC患者中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治疗顺序的最佳策略评估,或许将为未来临床上选择两种策略打开一扇大门。

图七:APPLE试验设计

推荐阅读

1.春暖花开,宜读书:医生必看的10本好书

2.AACR

癌症背后的推手:BM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agoodmans.com/faby/776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