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医悦汇:目前,哪一类肺癌患者可以选用免疫治疗?如何判断是否属于优势人群?
林根教授:临床中,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和鳞癌。小细胞肺癌包括局限期和广泛期,研究显示,针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因此小细胞肺癌患者更适合接受免疫治疗。
对于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如果其PD-L1表达大于50%,则可以选择单纯应用免疫治疗;对于PD-L1表达低于50%的患者,可以应用化疗加免疫治疗的方法。对于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首先应明确患者是否有基因突变,针对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一般选择采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基因突变状态为野生型,我们也会根据患者PD-L1表达状态来选择治疗方式,如果PD-L1表达超过50%,可以选择单药免疫治疗或联合化疗。腺癌PD-L1表达低于50%患者的治疗,与鳞癌的部分相对应。
除了治疗因素,患者个体化因素也会影响免疫治疗效果。在PD-L1表达大于50%的患者人群中,免疫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我们也希望通过寻找更多、更准确的生物标记物,将免疫治疗优效人群筛选出来。
为此,医务工作者也进行了诸多探索。目前较被认可免疫生物标记物有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MB)、错配修复蛋白、微卫星不稳定性等,对于TMB较高、MSI-H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较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因素能够直接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目前还没有这样一个标准来对单药免疫治疗效果进行衡量。
Q
医悦汇:怎么应对肺癌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
林根教授: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不同,其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各个系统中,最常见发生的系统是呼吸系统免疫相关性肺炎、消化系统免疫相关性肠炎、免疫相关性的胰腺炎,甚至免疫相关性肝炎、皮疹、免疫相关性糖尿病、甲亢或者甲减等,都是临床上比较容易遇到的不良反应。相较而言,免疫治疗大部分副反应都比化疗轻,如果能够及早识别,尽早用药,患者是能够从中很快恢复的。因此,识别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免疫不良反应没有被及时发现,很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
从患者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让患者认识到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对应症状有哪些,进行基础的科普知识宣传,如有问题,马上就医。从医生角度看,临床医生要接受更加深入、细致的教育,对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有更深入的了解。免疫治疗是一个新型的治疗手段,从年才开始在临床中应用,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得为患者治疗,多学科医生携手为患者服务,才能降低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死亡率。
Q
医悦汇:肺癌免疫治疗研究火热开展,如果希望加入临床研究,要做好哪些准备?
林根教授:首先,患者要对临床试验要有正确的认知,其次,患者应了解试验药物是否对应自己的疾病,最后,患者应提前了解临床试验的风险,确认有承担风险的能力。阅读推荐:年终盘点叶定伟教授:晚期前列腺癌内科治疗再下一城!徐瑞华团队在癌症液体活检领域再获突破王平教授:放射治疗在小细胞肺癌诊疗中的精准之路探索ALK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不忘初心携手同行
天津市肺癌诊疗中心学术会议(上)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与耐药后策略经验分享
NOSES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纱布使用技巧和经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