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放疗技术是指基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计算机技术及影像技术而发展出来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及图像引导技术的统称。可以依据是否是通过低分割实现非常高剂量的肿瘤照射区分为SBRT和非SBRT两类。而对于早期肺癌的界定,在国际发表的大量研究文献中,指的是I期和II期非小细胞肺癌,而在ASCO/ASTRO早期肺癌SBRT的指南中指的是依据第七版AJCC分期T1T2N0M0这群患者。
今年七月份在放射肿瘤学的绿皮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基于美国NCDB的迄今最大样本量的研究提示SBRT相较于非SBRT能给早期NSCLC带来生存获益。
围绕几个问题,来了解ASCO/ASTRO指南对SBRT在早期肺癌的应用的推荐和相关循证依据及研究进展。
首先,对于不可手术的早期肺癌,如果肿瘤部位是中央型甚至是超中心型,能否给予SBRT呢?
这张表列举了近年来的一些前瞻性和回顾性数据,可以看到,对于中央型早期NSCLC:SBRT能实现良好的局部控制和2y/3y生存;3级以上毒性发生率低。对于"超中心"病变,即使采用的是56Gy/8F、60Gy/12F这样的剂量分割也观察到较高比例3级以上毒副作用的发生(22.2-38%),甚至包括高比例5级毒性的发生(0-15%)。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超中心病变采用SBRT的安全性需予以充分评估。
对于肿瘤直径5cm的不可手术早期NSCLC,SBRT是否适用呢?
指南推荐治疗前应进行精确的纵隔/肺门分期,SBRT治疗后可以考虑辅助化疗,但证据有限。
那么对于不可手术的早期肺癌,高龄患者应用SBRT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呢?
这里列举的三个小样本量的数据分析显示对于年龄大于75岁,甚至是90岁以上的早期肺癌患者,SBRT同样是能实现良好的局部控制以及短期(3y)和长期(5y)生存的。
对于可手术早期肺癌,手术与SBRT的争论绵延不休,临床实践该如何抉择?我们来看看相关的循证依据。
首先要提的是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张玉蛟教授对SBRT2个独立随机III期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这也是迄今仅有的基于随机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SBRT对比标准的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更高的3年生存率(95%vs79%)。
不同研究的侵向性匹配分析结论不完全一致。
而今年的一项多学科调研结果则揭示了开展RCT研究还可能要面临的来自于不同学科医生的认识及抉择偏好的挑战。
最后再来谈谈今年WCLC上另外两项SBRT相关结究给我们带来的一点启发和思考。
今年WCLC上就公布了这样一项早期肺癌SBRT联合免疫治疗对比单一SBRT的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及入组进展情况。那么免疫治疗的加入是让可手术早期NSCLC手术与SBRT之间的这场纷争更加升级白热化还是能实现最终的共和呢?尚需拭目以待。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