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相较其他实体癌症而言,肺癌存活率较低。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疗肺癌期间存在一些误区,导致病情恶化,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方法。
误区一、穿刺活检会加速病情的恶化
肺癌要全完确诊的话一般都是需要做活检的,很多病情不能手术只能通过活检确诊,才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治疗。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穿刺造成扩散转移的风险低于千分之几,属于极低概率的罕见事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这一风险确实无法降低为0,但这太正常了,这个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零风险的理想化事件。
大家之所以会认为穿刺会造成肿瘤转移,是因为以前的防癌筛查没那么普及,影像检查没有那么完善,对癌症的认识也不够,很多患者确诊癌症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而这个时候做穿刺很多病情都处在加速恶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错误地联想为“是做穿刺导致了肿瘤转移”。
误区二、手术会加速病情恶化
很多患者认为一动手术,癌细胞就会大爆发,就会暴跳如雷。”因为手术会留下伤口,而伤口破坏了正常细胞的壁垒,血液中的癌细胞会乘虚而入,加速繁殖,最终大爆发。
是否手术,应该由医生决定。对于患者的病情是否适合手术、什么时候进行手术,这些需要依靠医生的经验,而医生的认知水平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医生认知水平的不同,会影响手术时机的选择。此外,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的差距,也会造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机会的不同。手术还是很多肿瘤的第一首选治疗方式,手术可以快速的摘除体内的肿瘤。
误区三、不想放化疗直接用靶向药物
很多患者认为化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大,而不愿意接受放化疗。单纯依靠靶向药,因为它不仅大幅度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并且治疗靶点,副作用小。但是,靶向药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服用,而且靶向药物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在病人病情快速进展,且有其他治疗手段时,切不可盲目使用靶向药,一线化疗和放疗,仍是肺癌晚期患者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案,有相关实验专门进行了研究,在不检测基因的情况下,将肺癌病人分为两组,一组吃靶向药物,另一组做化疗。结果实验进行到一半就被叫停,因为吃靶向药物的一组,治疗效果远远低于化疗组,死亡风险明显上升。实验证明,如果不进行基因检测就盲目服用靶向药,有可能死亡更快,而且到了确实无效时再叫停,就耽误了疾病的治疗时机。
误区四、拒接复查
很多患者认为手术放化疗就治愈了,不是这样的像肺癌这样的疾病需要长期的调理,而且存在很高的复发率。肺部肿瘤能活多久千万不能忽视复查。专家建议,肺肿瘤患者在治疗后定期复查是至关重要的非常关键,至少应每年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在出现复发的迹象时,立即进行干预,防止后果变得很严重。
最后,很多人得了肺肿瘤,不去做正规的治疗,而是依赖迷信,也很多人都认为治疗癌症浪费钱,而对一些道听途说的江湖方药深信不疑,要知道药物没有经过临床验证,安全性和疗效都无法确定,而且还会增加机体解毒器官的负担,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所以正确就医,合理治疗尤为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