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个由多个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这些基因异常中有一种基因起主导作用。每一个基因异常需要不同的药物来治疗,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靶向治疗。这个起主导作用的异常基因就是我们的靶点。当我们找到靶点的时候,才能使用与之相对应的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药的优势是在提高药效的同时抑制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
靶向药盲试,一般简称盲试。由于目前,小细胞肺癌没有可用的靶向药,因此专指非小细胞肺癌类患者,在不进行基因检测,或检测后没有合适靶点时(即野生型,没有敏感突变),服用靶向药的情况。
盲试的优劣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里频率较高,非亚裔的频率是10-20%,而亚裔非吸烟患者的频率在40%左右,也有文献统计说50%,这也是为何很多患者盲试易瑞沙和特罗凯也有效的原因,频率几乎一半。EGFR基因在鳞状细胞癌里偶尔出现,没有特别高的频率,因此鳞癌患者需谨慎盲试EGFR靶点的靶向药物,最好做基因检测确定突变情况。
现在的靶向药物,在我国都有赠药计划。赠药计划,一般在使用4~5个月后,对疾病控制的患者慈善赠药。盲试需要一定的时间(最低1-2个月),和2万左右花费(不同靶向药价格差异较大),也就是说,不进行基因检测盲试,可能需要1到2个月,花费2万元才会知道药物可能无效,而且还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而做一个检测需要多少成本和时间呢?7天左右,费用-元。
理论上不存在相关靶点的情况下,靶向药必定是无效的。但也有网友表示,即使基因检测没有靶点,盲试结果仍然有效,部分晚期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可感到症状减轻。
什么时候可以盲试鉴于网友的说法和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分歧,所以,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不能直接盲试。在患者不能进行手术、化疗、放疗,或这些治疗手段全部都无效后,再进行盲试。
部分患者由于身体虚弱,且不想降低生活质量,因此不考虑副作用较大的治疗手段,直接进行盲试,但这点并不推荐,需要患者和家属结合自身条件决定。
盲试可以选择哪些药物51奇迹网的坛友一般选用的药物是克唑替尼、特罗凯、易瑞沙。
总结如下:1、在未做基因检测的情况下,不推荐盲试;
2、基因检测有靶点,则直接服用对应的靶向药,效果好,副作用相对较小;
3、基因检测无靶点的情况下,由于盲试效果未知,仅作为其他治疗方法均失败后的尝试疗法;
4、目前,还没有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有效靶向药物临床,包括PD1、ROVA-T都没有临床结果,切记不要跑偏,白费劲。
相关阅读忍不住转发收藏!关于赛可瑞(克唑替尼)申请慈善赠药的一点经验
奇迹盘点:肺癌靶向药的国内上市情况、大致价格及新增适应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