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筛查方法有哪些?筛查是指对那些没有相关症状的人群进行针对某一疾病的检查,肺癌经常在出现症状前即有肺外转移,因此,早期行肺癌筛查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那么肺癌早期筛查方法有哪些呢?
早期肺癌检查方式很多,X线胸部摄片、CT检查、MRI检查、PET-CT等。对早期肺癌的诊断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支气管镜检查
是肺癌的检查里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窥见癌肿或癌性浸润者,可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近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共聚焦激光荧光显微镜检查也被整合于气管镜检查,它们使病灶在组织学水平成像,在微观水平进行检测,是支气管镜检查及肺癌筛查技术的壮举,但是这些技术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
2)放射性核素检查67Ga-枸橼酸盐等放射性药物对肺癌及其转移病灶有亲和力,静脉注射后能在癌肿中浓聚,可用于肺癌的诊断,显示癌病的范围,阳性率可达90%左右。这也属于肺癌的检查项目之一。
3)X线检查
通过此种肺癌的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X线检查虽尚未能显现肿块,但可能看见由于支气管阻塞造成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4)病理学检查
病理细胞学检查包括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经皮肺穿刺活等。其中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获得病理学诊断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阳性率在60%~80%,一般认为中心型肺癌痰检阳性率较周围型高。小细胞肺癌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最高,鳞癌次之,腺癌最低。
5)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肺癌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铁蛋白(FE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糖类抗原//、细胞角质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等已广泛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其中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尤其是肺鳞癌;NSE对小细胞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在胸腔积液和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较血清更为明显。
6)PET-CT检查PET-CT能早期诊断肿瘤等疾病。由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摄取显像剂能力为正常细胞的2-10倍,形成图像上明显的“光点”,因此在肿瘤早期尚未产生解剖结构变化前,即能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大于5mm)。
7)低剂量螺旋CT(LDSCT)扫描是对肺部结节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自20世纪90年代,LDSCT开始应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有研究表明LDSCT筛查发现的肺癌患者中有85%的临床分期为I期,其中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10年生存率达92%,而未治疗的患者均在诊断后5年之内死亡。LDSCT筛查早期肺癌的优点在于辐射剂量小,敏感度高。且LDSCT具有相对明确的筛查程序,提高了临床可操作性。
8)自身抗体检测
很多证据证明了在肿瘤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肿瘤相关抗原(TAA)的抗体,并且在肿瘤出现临床表现之前这些抗体已经可以从血清中被检测出来。因此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可能对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目前发现的肺癌TAA主要包括p53、NYESO-1、CAGE、GBU45、HER2等。近来有研究发现,血清中Annexin1、14-3-3theta、LAMRl等TAA甚至可以在肺癌临床确诊1年前出现升高。与肿瘤标志物相似,单个自身抗体诊断肺癌也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需采取多个抗体联合分析或自身抗体谱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当然,根据抗体检测的方法不同,抗体的阳性界值及检出率也不尽相同,自身抗体谱检测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而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