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费:元/会/人
扫码报名参会吧!
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道:
欢迎大家参加第七届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第四届全国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培训班!
过去40多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药不断的进入临床,使患者的生存时间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2至4个月延长到目前的40多个月,已经成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国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显著效果的肿瘤。
10多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敏感突变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EGFR-TKI)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了中国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使中国肺癌的临床和相关转化性研究成果丰硕。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代EGFR-TKI埃克替尼获得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个国产吉非替尼(依瑞珂)也于今年3月份上市,丰富了我国患者的用药需求。与此同时,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纳入了刚刚公布的《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艾维替尼、艾氟替尼、BPI—、FCN—、BPI—等我国自主研发的针对EGFRTM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已经或即将开始临床试验,这无疑为第一代EGFR-TKI耐药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间变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发现及其抑制剂克唑替尼在中国的上市,使得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我国自主研发的ALK抑制剂CT-的临床试验已经初见端倪,WX-等也已经或者即将开始临床试验。
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正在成为肿瘤个体化治疗的下一个热点,中国自主研发的JS、IBI和GB等PD-1单抗已经进入临床研究。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开展,分子病理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循环血DNA检测等新的分子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并在快速地向临床转化。
为了顺应这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于年发起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推动我国肺癌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的进程。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年我们又发起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培训班。
癌症是全人类的公共健康问题,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是未来肿瘤治疗和研究的方向,引领着肿瘤治疗的革命性变化,前景无限。
祝大会圆满成功!
石远凯
国家癌症中心
中医院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GCP中心
年3月9日
大会主席
孙燕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协和医学院“名医”;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肿瘤学教授、中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和CSCO名誉主席等。
程书钧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医院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癌变、畸变、突变”杂志主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肿瘤项目和北京市重大肿瘤专项的首席科学家等。
于金明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放射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医院院长、中央保健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多家杂志主编或副主编。
大会执行主席
石远凯教授
肿瘤学博士、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医院副院长、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副主任、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长、中国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学术部部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委员、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GCP组和化药组责任专家、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第四届全国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培训班
暨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免疫学组年学术活动
培训时间:年3月17日
培训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AB会议室
主办单位:中国癌症基金会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培训时间:年3月18日
培训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层多功能厅
主办单位:中国癌症基金会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承办单位: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