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目前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癌是目前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世纪以来,肺癌的外科治疗在变革与探索中不断发展,近年来肺癌外科治疗和辅助治疗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有哪些?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在哪里?李小飞教授带我们一一解读。
解读进展:手术为主,多点开花
目前肺癌是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治疗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手术治疗可用于治疗早期和中晚期患者,特别是对早期患者而言,手术效果是非常肯定的。但是单纯通过手术取得的疗效有待提高,因此辅助治疗在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第二,肺癌的靶向治疗方面也在飞速发展,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产生和多种靶向药物的出现,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得到大幅提高,尤其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疗效显著,而且也为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治疗机会,因此靶向治疗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第三,免疫治疗是目前最新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新药的出现,免疫治疗用于辅助治疗的疗效也比较显著,目前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总体而言,目前肺癌的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手术后的辅助化疗、辅助放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效果,更进一步的结果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探讨。
近年来肺癌的各种治疗手段都取得了进展,其中手术治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我们将其总结为“一大一小”,其中“大”是指局部晚期肺癌的扩大切除,针对局部中晚期肺癌,也就是医学上说的T4的肺癌,手术中将病灶连同肿瘤侵袭的脏器一并切除,这能为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延长一定的生存时间。“小”是指微创领域,随着CT筛查肺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得以诊断,这种情况就适合通过胸腔镜手术来解决。肺癌的手术治疗,从过去的全肺切除,到后来的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手术范围逐渐缩小,与既往使用的开胸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相当,目前腔镜手术已经达到了60%-70%,微创给病人的恢复和术后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尤其适合早期肺癌。微创方面的另一进展就是达芬奇机器手术,医院从引入这一技术后,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达芬奇手术来治疗肺癌,也同样具备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为患者带来了获益。
经历了上百年的探索,研究者发现单纯手术治疗为肺癌患者带来的获益是有限的,而加用辅助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无疾病生存期和生存期,包括术后化疗和放疗。当时术后化疗和放疗给术后患者带来很大的并发症。现在我们科室参与的两项研究(ADJUVANT研究及EVAN研究)表明,靶向辅助治疗能为特定人群中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对于肺内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也就是医学上的N1N2患者,或体能状态差、年龄大的患者,术后采用靶向治疗进行辅助治疗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作为辅助治疗领域的一颗新星,靶向治疗是否能完全取代化疗,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预测趋势: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肺癌的治疗会取得长足的发展。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加,肺癌筛查的普及度将越来越高,随之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得到诊断,肺癌早发现、早治疗,是我们目前的一个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早期肺癌一经诊断立即治疗,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就非常好,不需要辅助其它治疗,其五年生存率就几乎可达%。手术治疗方面,未来的趋势是手术切除的范围越来越小,保留的正常组织越来越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药物出现,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作用将会更进一步得到相关临床试验的探索和验证。
最后,我相信,包括包括祖国传统医学在内,肺癌的各种治疗手段都会在综合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必须用哲学的思维指导肺癌的治疗,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我个人认为治疗肺癌最终的解决方案肯定是某种药,而不是手术,手术只是攻克肺癌之前的姑息的治疗手段,希望在未来我们能通过努力攻克肺癌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更多的人带来福音。
28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