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瘤种中,肺癌的精准治疗走在前列。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创新性的药物研发模式,越来越多新药进入临床。今年,在肺癌靶向治疗领域,众多重磅研究结果公布,如早期肺癌辅助靶向治疗的ADJUVANT研究,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用于晚期EGFR突变型患者一线治疗的FLAURA研究,均取得了阳性结果。为了帮助广大的肿瘤专业同行更好的追踪最新成果,并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在本次CSCO会议期间,阿斯利康公司举办“肺癌精准治疗2.0厦门行”卫星会,本次卫星会由程颖教授和王长利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海峡两岸肺癌领域专家共话肺癌精准治疗2.0。
大会主席程颖教授和王长利教授开场致辞
程颖教授在开场中指出,肺癌的治疗,日新月异,每年都会有众多的研究进展公布,如何正确解读这些研究结果,并应用于自身的临床实践,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我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方式更为便捷和多元化,这为我们终身学习提供便利。
肺癌辅助靶向治疗进展与探索
(一)从肿瘤进化角度理解肺癌辅助治疗
首先,高屋建瓴的从肿瘤进化角度理解肺癌辅助治疗。TRACERx研究期望在基因层面对肿瘤组织和血浆动态的监测,追踪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化过程。结果显示,NSCLC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会发生演变,不同分期的患者,体内肿瘤的微转移状态是不同的,在早期的肺腺癌患者中,ctDNA的检出仍存在相当大的挑战。辅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体内的微小转移灶,即在出现影像学复发证据前的提前应用。
(二)ADJUVANT研究解读和实践
大约20-25%的NSCLC患者可以接受以根治为目的的外科手术。纵隔淋巴结N2阳性的患者,中位无疾病生存期和3年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12.2月和23%。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是II-IIIA期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标准治疗。基于既往9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结果,EGFR-TKIs是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BR19和RADIANT研究显示NSCLC患者术后辅助EGFRTKIs治疗有一定的疗效。ADJUVANT是第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比较吉非替尼和长春瑞滨+顺铂(VP)辅助治疗完全性切除术后病理分期II-IIIA(N1-N2)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ADJUVANT研究设计如下,入组II-IIIA(N1-N2)期NSCLC,EGFR活化突变(exon19缺失或exon21LR突变),1:1随机分配接受吉非替尼和长春瑞滨治疗,分层因素包括EGFR突变类型和N分期。主要研究终点为DFS。
ADJUVANT研究治疗中,共例患者参与随机(ITT人群),VP组例,吉非替尼组例,随机后真正接受VP化疗患者87例,吉非替尼治疗患者例。ITT人群分析,两组的基线特征均衡。VP组和吉非替尼组中N2的患者比例分别诶65%和64%。VP化疗组,完成4周期化疗的化疗比例为84%,吉非替尼组完成18个月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例为68%。
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吉非替尼组的DFS显著优于VP化疗组(28.7vs.18.0月;HR0.60;P=0.),吉非替尼组和VP组的DFS分别为28.7mvs.18.0m,吉非替尼组的DFS延长了10.7个月。3年的DFS率比较,吉非替尼和化疗组分别为34%和27%。
亚组分析显现,各亚型患者均能从吉非替尼的辅助治疗中获益。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吉非替尼组亦显著优与化疗组。
结论:ADJUVANT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吉非替尼的疗效显著优于长春瑞滨+顺铂,中位DFS分别为28.7vs.18.0月(HR0.60,P=0.),3年DFS两组分别为34%vs.27%。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于既往报道相似,未发现间质性肺炎的病例。辅助吉非替尼治疗2年合理且安全。目前OS数据尚不成熟,对于N1/N2EGFR突变型NSCLC切除术后,辅助吉非替尼治疗是一个更加值得推荐的方案。
在ADJUVANT研究研究公布之后,探讨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DFS是否可以作为OS的替代终点?”在本研究的投稿过程中,reviewer也同样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钟教授回忆到,在回复审稿人意见时,他们引用了结直肠癌辅助治疗DFS和OS的证据,从结直肠癌辅助治疗中,我们看到DFS和OS是高度相关的,这一回复也得到了审稿人的认可。
(三)肺癌辅助治疗的进一步探索
1.三代TKI向辅助治疗的迈进:目前全球多中心的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的早期NSCLC患者的研究ADAURA已经开展,在中国也正在招募患者。此外,无论是是中国和日本也相应开展了多项辅助TKI的研究,如日本的IMPACT研究,中国的ML,ICTAN,EVIDENCE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