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肿瘤的流行病学现状
我国目前肺癌的流行病学及诊断现状
谈到呼吸疾病的肿瘤,首当其冲地就要谈到在我国呼吸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位于首位的疾病——肺癌(即支气管肺癌)。从全球角度来讲,肺癌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比如一些西方国家的肺癌发病率已经在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但是,我国近几年肺癌发病率的增长,尤其是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仍然处于上升的情况。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最新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报告,我国肺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首位(57.26/10万),死亡率居首位(45.87/10万);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1/3;而且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无论男女,病死率也居恶性肿瘤之首,5年生存率仅为19.7%。因此,肺癌是我们呼吸道疾病、内科以及肿瘤科,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的首位。
我们来了解一下肺癌的诊断现状。我们总强调肺癌需要早诊早治,但是我们面临的现状是3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诊断时即为Ⅲ期而失去手术机会;60%~7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达到早期诊断,但是比例还是相对较低;而更为可惜的就是70%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诊断时即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
注:NSCLC:非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LS-SCLC:局限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肺癌诊疗过程中亟待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原发于肺部肿瘤的要进行关口的前移。早期肺癌(如肺小结节)的影像学诊断特异性不高;肺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这也就需要提高肺癌早期的诊断水平(包含早诊早治),不要过度诊断,更不要漏诊、误诊,所以要有所把握。
晚期肺癌缺乏精准分子分型体系;晚期肺癌精准治疗策略亟待建立。所以要优化肺癌晚期的精准治疗策略(包含靶向治疗前移、免疫治疗等),在精准医学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的分子分型,在精准分型的前提下,做好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
因此,整体的治疗策略就是早诊早治和精准医学,这样才能够大幅度地改善肺癌整体预后和整体的5年生存期。
肺癌诊疗策略探讨
我们在讨论肺部肿瘤的治疗策略时,需要诊断前移、治疗前移和精准医学前移,这样才能够使肺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早期诊断是改善肺癌预后的关键措施
早诊断,显著改善肺癌预后
国际上有哪些比较前沿的相关研究和治疗策略?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要把早诊早治提升到如此的高度?因为只有早诊早治,才能显著改善肺癌的预后。如上图所示,这是一项针对11,人所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早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Ⅰ期可达到50-65%,当然这个数据和我国报道的数据有所差距,我国Ⅰ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有些已经超过85%,甚至超过90%;而Ⅳ期肺癌一旦确诊为转移性肺癌,5年存活率仅为2-3%。
最近几年,由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进步,晚期(即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存活率已经有所改善,但是预后较差。
肺癌早期诊断比例显然更低
全世界的肺癌早期诊断比例相对较低。根据英国NHS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肿瘤能够在早期诊断,而肺癌在早期诊断的比例不到30%。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还是有潜力可挖,需要我们不懈努力,把早诊早治确实落实到我们临床实际的工作中,这样才能大幅度提升早期肺癌的诊断率,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期。
肺癌早期筛查
上海市卫计委重大疾病联合攻关项目——基于影像学方法筛查社区早期肺癌的应用研究
在肺癌早期筛查方面,医院作为项目责任单位,医院、华东疗养院、上海交通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以及徐汇社区的六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参与单位,共同组织了这项基于影像学的肺癌高危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项目的研究,此项目得到了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科委、医院发展中心大力的资助,是上海的一个重要的项目。
低剂量螺旋CT筛查项目——入组标准
当时经过流行病学专家、临床专家共同的讨论,制定了我国具有特色的肺癌高危人群的入组标准。年龄参照国家卫健委的规定,把肺癌高危人群从45岁这个年龄段就包括进去,而国际上多数的肺癌高危人群是从50岁或55岁开始进入统计的。我国45岁以上人群的肺癌发病率开始提高,因此我们把年龄作为第一条必选项,而2~7项中只要符合一项就作为肺癌高危人群,包括有吸烟史(有吸烟史≥20包年;如戒烟,应15年)、恶性肿瘤家族史(直系)、自身肿瘤史、致癌物质的职业暴露史、长期二手烟接触式、长期厨房油烟接触史或其他有害物质接触史。
随机分组情况
我们一共筛选了例高危人群,其中有例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另外例作为对照组自然发病来进行对照。在这例中,做了低剂量螺旋CT的有例,其中例的胸部CT扫描没有任何问题,例(22.9%)有阳性结节,我们把阳性结节定义为≥4mm的非钙化结节,这个标准在国际上通用,只不过有些国家的推荐标准为4mm或5mm,我们是按照≥4mm的标准来定义。
结果:筛查阳性率22.9%,基线肺癌检出率1.5%
从筛查结果发现,在高危人群中阳性结节的比例不低,筛查阳性率22.9%。在整体人群中,也就是说接近1/4的病人都存在阳性小结节,那么这种阳性小结节(即≥4mm的非钙化结节)并不代表是恶性肿瘤。我们通过仔细地鉴别诊断、随访、治疗、观察,最终得到的结果为基线肺癌检出率1.5%,肺癌的检出率在国际上也属于中高端的水平。
结果:早期肺癌检出率和肺癌死亡率
那么更为可喜并且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