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肺癌论坛历经9年风雨,已成为肺癌领域国际会议的标杆。现今,第九届中德肺癌论坛于年8月31-9月2日在上海顺利完满结束。本次会议旨在展示中欧近年来在胸部肿瘤领域取得的最新学术成果和进展,为该领域专家学者搭建沟通平台,加强国际交流。邀约与会肺癌领域的著名专家共同探讨与分享中德肺癌论坛发展历程、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的应用及治疗策略。
苏春霞教授同济大医院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JournalofThoracicDisease》青年委员上海同济大学医护青年联谊会理事《Europeanjournalofcancer》杂志特邀审稿人《Annalsofoncology》杂志特邀审稿人
周彩存教授同济大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常务理事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常建华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院肺癌防治中心医院学会分子肿瘤与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血管生成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抗癌协会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
王凯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医二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肺癌诊治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常委
主持人:苏春霞教授
参与讨论的专家:周彩存教授、常建华教授、王凯教授
忆往昔,看今朝——畅谈中德肺癌论坛苏春霞教授:大家好,我是同济大医院肿瘤科医生苏春霞。第九届中德肺癌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非常荣幸应肿瘤资讯邀请参加圆桌讨论会,并采访国内肺癌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们是来自同济大医院的周彩存教授、医院的常建华教授和浙江大医院的王凯教授。中德肺癌论坛历经9年风雨,已成为肺癌领域国际会议的标杆,周教授作为历届论坛中方的执行主席,请您首先回顾一下中德肺癌论坛的历程,分享一下您对本届论坛的期许。
周彩存教授:中德肺癌论坛的建立源于10年前我在德国的一次会议。当时,我遇到德国海德堡大学的Manegold教授,他知道我毕业于同济大学,而同济大学建立之初是由德国医师创办,经攀谈,双方都想为肺癌治疗的发展尽一份力,中德肺癌论坛由此诞生,最初,论坛委员会由四人组成,除我以外,还包括吴一龙院长、德国的Manegold教授和Pirker教授。
事实上,第一届中德肺癌论坛也在上海召开,参会人数有-人。此后,历届会议参会人数逐年增加,今年达人。而且中德不只是中国和德国,还有中国和欧洲。与会人员除中方和德方的知名肺癌专家外,还有很多其它欧洲国家的肺癌专家,如奥地利、瑞士、英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等地的专家,可谓中外荟萃,且每届会议均有10-20名以上的外籍专家参加。中德肺癌论坛覆盖内容很广泛,从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到化疗最新进展和靶向治疗等等,而且每年会议都有一个较为侧重讨论的肺癌主题。
一直以来,中德肺癌论坛都有良好的组织,有来自欧洲和中国的优秀讲者,还得到了像礼来公司等外企的大力支持。这些为中国肺癌的学术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苏春霞教授:感谢周教授的精彩分享。尊敬的王凯教授,您也是国内肺癌领域的知名专家,正如周教授所言,中德肺癌论坛已然是中欧肺癌论坛,您对今年会议的哪一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王凯教授:正如周教授所说,中德肺癌论坛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会议。今年的会议可谓大咖云集、群贤毕至,会议内容也非常丰富,如肺癌诊治热点及最新进展,这些都会是参会者感兴趣和值得学习的内容。
纵观当前研究热点,我认为大家最为感兴趣的内容,如肺癌免疫治疗,Christophe教授的演讲会为我们带来很多提示,对以后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可能有所帮助。除热点外,一些非热点的内容也应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